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 1993年年末,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想念冷战的原因?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一《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材料三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指出……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的相应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所实施的策略及其条件。
              (4)概括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5个国家,其中15个国家出席过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指出:不结盟的“一些原则来自万隆会议。”“发起我们运动的由来,应追溯到万隆会议。”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宣言》和《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宣言指出:只有根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宣言强调:要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加强与会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摘自张健华《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成功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与万隆会议的相同之处。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尼克松说:“……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担起保证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帮助。”
              --尼克松在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被分别称为“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根据材料分析归纳两者推行的外交政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2)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演变,是否说明美国放弃了霸权政策?分析原因。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促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说明1954年我国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据布什总统1991年致国会的咨文(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
            • 6.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什么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2)“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
              (3)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家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国际背景。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司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 “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材料二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 “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9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并阐述你的理由。(要求:以对 “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冷战初期,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很密切。……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伙伴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到1964年末,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公开化…….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70年的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一个转折,会议通过的《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发展中国家促进相互合作,加速它们的经济发展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议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
                                                                                                                                                                                                                    --徐天新《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三  从国际关系来看,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在大多数方面仍然要依靠发达国家一一有时跟它从前充当殖民地时的情形是一样的。……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软弱的讨价还价权力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                                                                                                                                                                           --[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苏关系进入“成熟期”的原因及表现。
              (2)据材料二,说明“转折”的具体含义。中苏关系破裂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有何相似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二、三,说明第三世界斗争的结果,并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4)结合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谈谈对“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讨价还价权力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的理解。
            • 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
                 
                                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2例论证该观点。
              (2)人们发出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
              (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这种趋势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 10.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葫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将在欧洲实施什么政策?简述该政策的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挑战” 美国的力量(列举三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轨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