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请通过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来反驳材料中“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观点。
              (2)从材料二中归纳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什么民主?该民主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阶段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 2.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 日本
              1850-1899 40% 30% 10% 8% 3.5% 85% 15% 567种
              1902-1904 10.5% 21% 24% 25.5% 11.3% 16.8% 62.2% 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 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年份 种数 印数 印张数
              合计 其中:新出
              1950 12153 7049 27463 590988
              1951 18300 13725 70330 1262586
              1952 13692 7940 78566 1698351
              1953 17819 9925 75421 2134347
              1954 17760 10685 93913 2509035
              1955 21071 13187 107914 2798277
              1956 28773 18804 178437 4316681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 3. 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0世纪的中国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该历史文件的年份,并简述该文件的历史意义。(7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宪法所体现的三个法律原则,并结合新时期国内形势,分析通过该宪法的历史必要性。(7分)
              (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