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3分)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请回答:

              (1)美国蔑称新中国为“海盗”式国家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4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4分)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0分)

               

            • 2.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学习时报》载:客观地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前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949—1956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上述材料中的哪个时代?举出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的实例。(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10分)

              时代

              方面

              举例(各举两例即可)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 3.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2分)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2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1分)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有何感想?(1分)

               

            • 4.

              国家的外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礼物”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或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回答这次握手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4)新时期中国外交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请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

               

            • 5.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

              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登了 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

              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

              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

              《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

              (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2)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5分)

              (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 6.

              (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90年代)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1)列举20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在冷战格局中外交政策“随机应变”的相关史实。(6分)

              (2)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中亨廷顿“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这一观点。(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