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被赫然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不过,这次显然更具有冲击力,因为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①邓小平促成了中美建交②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美国重视④迫于形势美国放弃“冷战”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

              以下是新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能反映出三次建交高潮,关于各次高潮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WTO
              D.一边倒外交、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建交公报》签订
            • 3. 18、历史学主张史论结合,依据史实做出合理评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  实

              评  论

              A

              文革中造反派“全面夺权”

              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

              B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深刻影响五六十年代的文艺创作

              C

              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促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纷纷建立外交关系

              D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A.A
              B.B
              C.C
              D.D
            • 4.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外交关系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是    (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解冻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 5.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年、1956年、197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联合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中日关系改善
            • 6. 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从“一边倒”到区域合作
              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
              C.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发展
              D.中苏关系的演变
            • 7.

              《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
            • 8.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

              A.始创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B.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D.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
            • 9.

              “××X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l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l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l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l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l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 10. 某同学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