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 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你认为当时北京正进行着的“文化批判”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救亡压倒启蒙”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的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在军事、思想理论、政治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学习时报》载:客观地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以上材料中的哪个时代?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1980年,魏桥油棉厂(今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还是一个职工不过百人、资产不过百万元的小油棉加工厂。1981年,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的情况下,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当年创利税93万元。1985年,他们抓住国家对棉花市场统死、对油料市场放开的有利时机,搞起了油料加工,当年实现利税200多万元。1991年,冲破“一大二公三纯”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在全市率先成立合资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使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2)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棉走向成功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图1 “毛主席万岁”

              图2“小平您好”

              图3“胡哥加油”

              (3)对图1的称呼你是如何理解的?三幅图片中对领袖的不同称呼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