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意味着(  )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及《共同纲领》代行全国人大及宪法的职能终止
              C.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诞生
              D.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3. 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  )
              A.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 4.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5. 刘少奇在 1954 年 9 月说:“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下列各项中,对这个宪法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总结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教训
              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D.是 1954 年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 6. 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
            • 8. 某同学在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历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始于(  )
              A.1946年
              B.1949年
              C.1954年
              D.1956 年
            • 9. 下列各项中,属于如图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
              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0. 某宪法序言:“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该宪法应是(  )
              A.1954年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1982年宪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