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革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 )

               ①文革时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推广到全国各地。

               ②1973年琼山县人民恢复了公期活动,使海南本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③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文革期间高等院校停止了所有的招生工作。

               ④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 2.

              对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3.

              下图是一本残缺的历史著作《“×××××”十年史》封面。封面设计者将“历史”的拼音“Lishi”颠倒设计,以表达某种暗喻。据此推断,这个“十年”应是

              A.1945~1955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7~1987年
            • 4. 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 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
              A.“两个凡是”论
              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 6. 粉碎“四人帮”时,胡耀邦提出自己的治国建议:“我以为当前有三大事特别重要: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针对当时国情该主张侧重于(  )
              A.拨乱反正,顺应民心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拥护邓小平的领导
              D.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 7.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 8. 如图是新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其下列的标语与图片内容匹配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紧跟领袖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D.人民公社无限好,万里江山一日新!
            • 9.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中国高校曾一度停止招生,该时期是(  )
              A.新中国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文革结束后的徘徊时期
            • 10. 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原油 100万吨 160万吨 180万吨 210万吨
              发电量 8.7亿千瓦 15.3亿千瓦 17.5亿千瓦 20.8亿千瓦
              铁路货运量 250万吨 410万吨 474万吨 481万吨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