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6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3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2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000多人次。

              材料三 在8.23金门炮战51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可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厦门的后花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分)

              (3)举两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6分)

              (4)对比材料一、四,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4分)

               

            • 3.

              阅读下列四段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这是一次由外交失败引发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挺身而出的青年学生唤起了广大民众的责任感和爱国心,中国的民主革命由此揭开了新篇章,90多年来,由这次运动昭示的爱国主义早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②这是一个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全世界的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开始了真正主权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③“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神话般的聚起座座金山,…..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紫千红的春天。”

              ④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世纪,迎来新千年(公元2000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终于重新跨进了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1)请按先后顺序写出上面四段文字所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2)上边哪一段文字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属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只写出序号)请再举出同一时期同类性质的外交成就一项。(4分)

               

            • 4.

              材料一 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材料二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请回答:

              (1)20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行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分)合作后共同开展了什么运动?(1分)

              (2)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1分)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2分)

              (3)“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2分)

              (4)从国共两次合作的结果,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