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家的外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礼物”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或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回答这次握手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4)新时期中国外交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请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

               

            • 2.

              (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90年代)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1)列举20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在冷战格局中外交政策“随机应变”的相关史实。(6分)

              (2)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中亨廷顿“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这一观点。(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