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他国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概括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会议和新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 2. 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 3.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来说,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 4. 有人认为:“60年前,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外交方针,是将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成功实践。”文中“这次会议”的主办国是(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中国
              D.印度尼西亚
            • 5. 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确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这反映出会议的主题是(  )
              A.反殖反霸合作
              B.构建政治同盟
              C.争取经济独立
              D.实现区域合作
            • 6. 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

              ①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召开
              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加 
              ③都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精神 
              ④都主张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⑤中国在会议上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了解,发展了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 7.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文中的“他”在大会上阐述的基本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 8. 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