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一本残缺的历史著作《“×××××”十年史》封面。封面设计者将“历史”的拼音“Lishi”颠倒设计,以表达某种暗喻。据此推断,这个“十年”应是

              A.1945~1955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7~1987年
            • 2.

              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3. 邓小平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4.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孙建国、钱红卫、李援朝、周跃进
              B.孙建国、周跃进、李援朝、钱红卫
              C.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李援朝
              D.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 5.

              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长期停滞
              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 6.

              下表为建国后我国前五个五年计划的增长率与波动系数的统计。据此可知该时期我国


              时期

              一五

              (1953-1957)

              二五

              (1958-1962)

              三五

              (1966-1970)

              四五

              (1971-1975)

              五五

              (1976-1980)

              增长率(%)

              9.3

              18.1

              11.7

              2.8

              4.9

              波动系数(%)

              59.1

              -2914.3

              157.5

              46.4

              74.3

              A.国民经济相对平稳发展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 7.

              下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 8.

              1952—1978年,中国包括农村住房在内的住房总投资仅占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7.5%,仅占GDP的0.7%。住房投资严重不足导致70年代末全国主要城市都面临住房严重短缺的困境。这种状况

              A.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是由当时国家发展战略造成的
              C.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偏离正轨
              D.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 9.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 10.

              据《安义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文革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二十一世纪初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