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 2. 如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
              A.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 3. 1955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两次会议上都对主张稳步发展农业合作化的邓子恢进行了批评。指责他“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老是站在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上替较少的人打主意”。这种批评反映了当时(  )
              A.党和国家对建成人民公社的迫切愿望
              B.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发展
              C.党中央对农业合作化运动速度的不满
              D.农民经济生活已纳入了国家计划体制
            • 4. 195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特别指明.要使“小生产也绝种”.为达此目的.对小农经济予以种种打击和限制,甚至上升到阶级斗争的离度.这反映出当时经济建设(  )
              A.不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
              B.出现了“左”倾急躁情绪
              C.对农民利益没有予以考虑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5. 1978年2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提出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许多省的工业水平将赶上和超过欧洲的某些工业发达国家。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B.思想解放大大调动了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C.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克服
              D.党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正确合理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