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台湾局势由于朝鲜战争以及中国入朝参战而极度复杂化,并形成了海峡两岸之间分治对抗的局面将长期延续下去的环境和条件。中苏同盟关系得到加强的同时,新中国对于苏联在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依赖(至少从短时段来看)大大加强了。新中国作为一个“革命国家”,愈加被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包括联合国之外).中美之间的全面对抗进一步升级,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新中国在国际安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层在中国各种资源的配置中,将国防和军务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并使得以高度集中为主要标志的统制性计划经济模式成为唯一有可能实行的模式。
              --摘编自陈兼《六十年后再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现“在各种资源的配置巾,将国防和军备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的措施并加以评价。
            • 2. 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 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D.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 3. 如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据此可知(  )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法国 印度
              原煤(亿吨) 0.66 5.1 2.6 0.4 0.5 0.3
              原油(万吨) 44 26671 3788 29 15 25
              发电量(亿度) 73 3887 912 449 330 51
              钢(万吨) 135 8785 2733 484 865 146
              水泥(万吨) 286 3872 1019 446 742 266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B.重工业发展出现急躁冒进情绪
              C.中国工业生产基础和水平落后
              D.冷战形势制约了中国战略选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