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 2.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宋元

              明清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形象

              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

              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

              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期,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13分。说明:可以赞同或反对材料中所呈现的“差异”,但是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3.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 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是因为

              A.会上确定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放第一批经济特区
            • 5.

              下图《来自家乡的喜讯》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画中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 7.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 8.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9.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下降6.9%……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阶段。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状况导致的严重后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