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B.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D.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 2.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 3.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4. 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时  间
              事   件
              1909年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1912年
              北京至上海间的火车邮路开通
              1917年
              上海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
              1919年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A.邮政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B.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 5.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 6.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于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7. 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
              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 8. 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据此材料推断,不准确的是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B.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D.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 9. “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
              A.不同年代的人看时间有不同的偏好 
              B.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C.中国老百姓一直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D.我国的科学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
            • 10.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人们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上网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