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年以前,全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460种是在上海出版的。这些报刊有日报,有周刊,旬刊,月刊,季刊;以内容论,有综合性的,有专门性的,如宗教报刊,科技刊物,妇女刊物,儿童刊物;以文体论,有文言文的,有白话文的,还有图文结合的画报。这一时期,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36种外文报刊,其中54种由上海出版,英、日、法、德、葡、俄等多种外文报刊均有。有些报刊是纯地方性的,更多的是全国性的。
              (1)据材料,概括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比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派办报的宗旨、任务、目的。
              (2)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 3. 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显示了越来越巨大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列举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主要报刊(两例).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主要主张,并分析“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我国电视事业开始复苏。同年,中央电视台正式引进第一部海外TV版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由卡西欧公司“免费赠与”,条件是捆绑播放卡西欧电子表广告。……
                  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社创办的《市场报》,是中国大陆第一张经济类报纸,也是首家彩色印刷的报纸。……
                  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南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据凤凰传媒有关资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传媒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历史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