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1874年5月日本兴兵侵略台湾,为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从1874年1月6日开始报道到1877年4月7日止,连续三年多报道轰动朝野的“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材料中《申报》的作用表现(  )
              A.以文字记录下丰富的史料素材
              B.客观记录了近代史的发展进程
              C.发挥了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
              D.影响清政府对事件的有效处置
            • 2.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民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我们生活在-个新的世界里。”由此可见(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迅速发展
              B.二战后埃及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C.大众传媒深刻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
              D.民族独立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 3. 1833 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腊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能表明(  )
              A.西方学说由此开始在中国得到了传播
              B.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可在中国自由传教
              C.郭士腊创办该报刊是为西方侵华服务
              D.传教士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 4. 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  )
              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C.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等给报刊业带来的变化
              D.当时中国商人惟利是图
            • 5.

              “一纸新闻海上传,旁搜博采广敷宣,所闻所见未闻见,拉杂书成日日编。”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代
              B.1873年
              C.19世纪40年代
              D.1923年
            • 6.

              思想文化和百姓日常生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回答18~19题。

              1.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话皇权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2.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A.发送电报           B.观看有声电影    C.拨打电话      D.乘坐火车旅游
            • 7.

              下列中国近代的报刊中,开始在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蒙作用的是

              A.《昭文新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 8. 【题文】下列中国近代的报刊中,开始在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蒙作用的是
              A.《昭文新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