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该报因内容的通俗性受民众欢迎
            • 2.

              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这些报纸的创办( )

              A.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
              C.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 3.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综合材料信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事业,正确的说法是

              A.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B.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C.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
              D.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途径
            • 4.

              《报馆》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几家报纸日飞来,后创何如首创才。善恶劝惩功效大,欲通风气尽多开。”这说明了报纸的

              A.舆论导向价值
              B.出谋划策作用
              C.伦理教化功能
              D.社会教育特点
            • 5.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报纸”与“刊物”不分,贴近民众生活
              B.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
              C.“维新”与“革命”论战,争取舆论支持
              D.提倡民主科学,促进政治进步,
            • 6.

              1861年,英商在上海创办了当时唯一的一家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发刊词云:“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材料反映了

              A.中国近代报刊媒体创办自由
              B.报刊媒体不受新闻审稿制约
              C.国家政府支持报刊多元化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使媒体重视商业功能
            • 7.

              下列大众传播媒介在近现代中国出现时间最晚、功能最强大的是( )

              A.报纸
              B.电影
              C.无线广播
              D.互联网
            •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这说明( )

              A.报刊杂志有利于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B.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的
              C.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D.报刊杂志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
            • 9.

              1920年全国报界联合会通过《劝告勿登有恶影响于社会之广告与新闻案》指出:“如奖券为变相之彩票,究其弊端可以凋敝民力而促其生计,且引起社会投机之危险思想。又如春药及诲淫之书,皆足以伤风败俗,惑乱青年。此种广告,皆与社会发生极大之恶影响,而报纸登载,恬不为怪。”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立法整顿,规范广告业秩序
              B.民族危机加深,报业界抵制外货
              C.报刊业发展迅速,广告比重加大
              D.缺乏有效管束,广告业乱象丛生
            • 10.

              民国时,有人会议说,“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在我幼年的江南穷乡僻壤,都是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的,比如,新媳妇要回娘家,会叫他的男人:这些东西不好带,拿张申报来包包”。材料反映出《申报》

              A.主要面向市井小民
              B.社会影响较为广泛
              C.便利了民众的生活
              D.在报界发行量最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