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海明威一代年轻人当时极为崇拜的英雄老罗斯福号召青年:“目前,每个优秀的美国青年都要在不利或不完善的条件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如果他到了打仗的年龄,就应该让他去参加战斗的行列。……身强力壮、心灵健康的青年应当有自己的自由去战斗的行列担任合适工作。”但海明威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被视为美国文学“迷惘的一代”代表作之一。其梗概如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情。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整个世界都失去意义,他陷入无边的迷惘中。
              --詹志和《海明威》(1998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欧美年轻人对战争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谈谈海明威的小说对你有何启示?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抖一《等持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译作《等待果陀),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阵碍。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等待戈多》足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材料二《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1)材料一中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并概括此流派作品体现的主题思想。
              (2)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请以材料二中的鲁迅作品《狂人日记》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校的社会契约在恐饰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着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澄《外国文学史》
              材料二右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的石蜡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决别,成为一个新的美
              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外国戏剧集有76部。其中现代主义戏剧竟占一半以上。可以说,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无所遗漏地被介绍了过来。
              --杨文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1)材料一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看法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目的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