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科技发展能力相一致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 2.

              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判断这来自毛泽东的哪一著作?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3.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

              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
              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A.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B.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启蒙思想—一美国《1787年宪法》
              D.毛泽东思想——“大跃进”运动
            • 5.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 6.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失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8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9分)

               

            • 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六大。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你认为当时北京正进行着的“文化批判”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救亡压倒启蒙”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 ,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的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在军事、思想理论、政治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 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 领导集团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 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表述有误的是

              图一 “开天辟地”(油画)

              图二 “中共七大”(照片)

              [     ]

              A.图一体现的主题是“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B.图二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C.图二比图一更具有史料价值
              D.图一到图二,中国相继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 10.
              【题文】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二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