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60亿美元,70年代前三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二: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7-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注:+为顺差,-为逆差
              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19371950196019711972
              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100100
              美国46.448.531.29.77.6
              日本6.11.33.212.4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26.53029.6
              回答: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
            •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建欧洲大家庭的第一步必定是法德之间的伙伴关系。……我无意为亿万欧洲民众制定一个具体计划,他们渴望享有伟大的罗斯福总统所说的四大自由,并按照体现在《大西洋宪章》中的诸原则来生活。……伟大的英国、英联邦、强大的美国以及我所企盼的苏维埃俄国必定是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而且必定支持它拥有生存和荣耀的权利。
              材料二:统一的欧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根据某项计划来完成,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建设,其中第一步……必须结束法德两国之间长期的敌对状态。……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这样,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必不可少的利益融合将迅速而顺利地实现。它可能在因被野蛮分割而长期彼此敌对的国家之间孕育出一个更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共同体。
              回答:两则材料分别出自1946年英国丘吉尔和1950年法国舒曼的演讲。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则材料的作者并简要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严谨,史实正确。)
            • 3.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法]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材料中雨果设想的欧洲是什么样的欧洲?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后,这个“梦想”进展得如何?试举出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件事例。
            • 4.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来,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二十几个亚太国家开展了联合搜寻工作,充分展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国家合作的典范之一。该组织将贸易投资自由化定为其长远目标,在具体步骤上,1994年制定的《茂物宣言》中所确定,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投资自由化。此后开始通过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两种途径,逐步落实各成员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承诺。
              亚太经合组织在实现自由化目标的方式上有自己的特点,请运用材料加以论述。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它诸般称意,没了它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朱载堉《醒世词》
              材料二 “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 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蒹葭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黄书·大正》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 6. 移风易俗是在发扬传统风俗健康有益成分基础上革除陋习恶俗。 清兵入关“剃发令”和辛亥革命“剪辫子”有什么区别?“文革”中“破四旧”与改革开放树新风有什么本质不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