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商鞅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为了统一度量衡,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新法规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这场变法历时二十三年,分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体系严密,其最终的结果是把秦国变成了一个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所采取措施的影响。
            • 2. 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  )
              A.开辟田畴、戮力农业
              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
            • 3.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良畴委(弃)而不开,柔(嫩)桑枯而不采。”
              --《魏书•李安世传》
                  材料二“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
              --《魏书•韩麒麟传》
                  材料三   (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
              (1)据三则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改革中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与土地相关的措施。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春秋五霸)不同法而霸。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191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商鞅变法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商鞅之法,良法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的出发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