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只是刚刚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18世纪以后,理性与思想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历史的变化,终于促成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发生。   
              材料二  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他们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主张广泛地反映在当时的文学、艺术、政治方面。   
              请回答: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开的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一、二,分别从经济、政治、科学和思想等方面说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出现前的“西欧历史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完成下表。
            • 2. 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天主教会是如何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的?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恩格斯为什么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为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 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行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首先表现为反天主教神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始于1808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   
              请回答: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评价阿里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认为“是上帝给了他独一无二的天恩,让他去完成托付给他的使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林壁属《哥伦布西航思想的形成》

              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他在一九八四年的一次集会上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而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材料二 很少有领导人会像马丁·路德(MARTINLUTHER)那样看上去不适宜承担革命领导的任务,因为他的运动是在没有党派和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他的力量来自于他几乎不了解的一种集体的追随力量。然而,也很少有领导者能像他这样戏剧性地唤起人们的意识,或者像他这样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和宗教态度产生如此震撼性的影响。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

              材料三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正如霍登(W.HORTON)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
              ——张秉伦、汪子春《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宗教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他的运动”指什么?这一运动的原因有哪些?对西欧现代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除此之外,这一理论还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说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

              图2 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巴黎圣母院》

              德拉克洛瓦的《西奥岛的屠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叫“异端”运动?宗教改革前的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为什么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进步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