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改革往往对本国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下面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是(  )
              A.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
              B.明治维新、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
              D.商鞅变法、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已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
              材料二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①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请回答:
              (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不同的描述?你认为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 3. 社会通过改革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王安石关于变法改制的全部构想,可以说都是合乎时势之发展趋向,应乎民众解除患苦的迫切需求的。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司马光(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王安石推行新法具有怎样的精神?并评述王安石变法的得失。

              (2)阅读材料,完成下表。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相同点依据
              时代相同
              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相同
              结果相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节选)(3)上述材料中,邓小平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哪些内容?结合所学,说明南方谈话发表的重大意义。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国与欧洲“相似”的表现并阐释这种“相似”说明了什么?
              (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