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60年,日本出口470 多万美元,进口160 多万美元;1867 年出口1200 多万美元,进口2160 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 2. 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还是有些不同点,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之处才使得改革呈现不同的结果。
              材料一  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促进了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不像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西方的影响。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同中国帝国的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日本的商人阶级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和更强的经济实力,……日本军人在社会的最高层,而不象中国军人那样在社会的最底层……(日本比中国)能更快地对这一入侵作出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大久保利通在1874年以后,为了拥有能与欧美列强抗衡的国力,开始……引入近代技术,雇佣多名外国人技师,把藩和旧幕末的矿山和军事设施作为官营事业进行经营。……同时,为了发展交通,大久保利通还积极颁布鼓励国内民间事业发展的政策,让其修建港湾、道路和进行农业改良等。               
              --大石学《幕末• 维新》材料三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非西方国家,(19世纪)面临的任务也非常相似,……不同点则在于所采用的政治策略不同……从日本的总策略上来讲,我把它叫做慢三步。……而中国从总的策略上来讲是快三步……他们想要马上能见效的……康有为说:“慢改不如快改,小改不如大改。”
              --华世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比较百日维新和明治维新的政治策略和哲学理念》
              请回答:
              (1)面临西方的挑战,材料一从哪些角度解释了日本能更快“做出反应”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实施的经济政策。材料中体现该政策实施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日两国面临的“相似”任务。材料三中体现戊戌变法在策略上存在什么问题?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 3. 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本]福泽渝吉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
              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他们提出的“非凡的改革方案”具有怎样的局限性?并举2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