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曰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 之多,被誉为“田武夫必读之书”。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 本。1862年,曰本维新志士高杉晋作到上海考察,发现该书竞然绝版。
              --中国国学网
              材料二 (日本)福冷请吉被誉为“东方的伏尔泰”,著述颇丰,影响巨大。他每出 一本书,“天下少年就群起遵从”,“父不能制子,兄不能禁弟”。他所著的《劝学篇》总 机销售了 340万册,平均每10秦日本人中就有一人读过这本书,一直有人尊称福泽谕吉 是所有日本人的老师。
              一一王建《中日两部<劝学篇>之比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和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所给的角度,评述材料中的现象与改革的关系。并据此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在这方面的差异。
              (3)假如你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改革家,在工业文明冲击下,请按西方改革的模式设计除政治经济改革之外的其他改革内容。
            • 2. 日本明治维新体现出“眼观八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层面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从而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但是,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更难一些,精神层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是如何做到“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2)概括指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方面和精神层面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 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 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現代教育的突 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現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 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但是“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待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 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 4. 海洋既是古代文明交流的障碍,又是近现代文明交融的媒介。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
              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1)根据材料,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学者认为,荷兰在17世纪确立海上霸权的经验是:“贸易产生财富;如果政府能够掌握财富,财富就能转化为舰队和军队;如果装备精良、号令严明,舰队和军队就能增强国力。”
              (2)结合所学,分析有利于荷兰确立海上霸权的因素。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均开始筹划海防。李鸿章认为:“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认为,兴办海军“用以压制强敌,扩大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之影响,耀皇威于四海,这才是最紧急最重要的国务”;一旦战争爆发,海军将以“歼灭敌舰队,控制敌海面”为首要作战任务。
              (3)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关于海防的观点;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筹划海防的背景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20世纪初,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4)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