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世纪末,《时务报》发表了大批西方人看中国的文章(见表),其主要目的是(  )
              类别篇数比例
              列强在中国21547.4%
              经济/财政/商务8719.2%
              总论194.2%
              A.希望得到列强支持
              B.向国人介绍西学
              C.揭露列强瓜分阴谋
              D.为变法制造舆论
            • 2.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指的是(  )
              A.经济近代化
              B.政治民主化
              C.军事科技化
              D.文化大众化
            • 3. “窃闻与日本议和……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与材料联系最直接的事件是(  )
              A.甲午海战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瓜分狂潮
            • 4. 如图是反映近代时期重大事件的一组图片。它们共同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
              A.师夷长技,求强求富
              B.思想启蒙,救亡图存
              C.自强自立,振兴中华
              D.以俄为师,武装斗争
            •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一步地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设
              B.公车上书
              C.《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D.武昌起义
            • 6.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