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对民主一词使用数量情况。由此可以看出(  )
              A.国人对民主的理解不断深入
              B.政治文明发展的渐进性曲折性
              C.君主观念逐渐淡化直至被抛弃
              D.民族危机程度直接影响着民主思想的宣传
            • 2. 清末,国史馆对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对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总理衙门政治地位低下
              B.清政府拒绝外来文明
              C.近代中国变革阻力重重
              D.国史馆官员观念保守
            • 3. 阅读如表所示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
              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 4.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
              近代科技出现在上海与重庆的时间表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
              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5.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6. 读刘大年1960年著的《中国史稿》第四册(近代)统计数据,该书(  )
              共计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边疆少数民族
              页数240165352416
              比例(%)10068.714.6106.7
              A.记载了中国社会各领域走向近代化的相关史实
              B.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C.反映了各少数民族全面走向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D.内容会涉及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7. 据统计,近代中国农业和工业的最高产量出现在1936年。此后的13年(至1949年)中,中国的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都呈下降趋势,为近代百年经济史中最严重的衰退阶段。导致这一衰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掠夺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B.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国民政府的政策损害了经济发展
              D.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8. 刘伟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中写道:“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总体上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新旧结构的更替过程。”下列观点违背转型发展趋势的是(  )
              A.“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准自专其利”
              B.“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日益猖獗”
              C.“洋机器于耕织、刷币、陶埴诸器皆可制造,有裨民生之用”
              D.“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 9.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民族独立富强
              B.发展资本主义
              C.工业化的实现
              D.实现民主政治
            • 10.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