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把一切行业都看的很高贵……梭伦看到雅典贫瘠的土地不能维持不断增值的人口,所以非常注意发展手工业,使不从事农业的公民都操习二种行业……为了便利商业贸易的发展,统一度量衡制度,整顿货币。
              --李天祜《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与商鞅采取的经济政策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文明发展的不同影响。
              (3)据此谈谈你对两次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棱伦开始担任立法者时,传统贵族、经济上成为暴发户但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以及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多重而严峻的冲突。后者面临破产和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在阿提卡地区较为贫疥的山地被开发成可耕地之前,许多贫困的农民只能租种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因此心里有极大的不满。可以想象,境遇好一些的公民在军队中担任重幕步兵,因此觉得自已应该有更多的参政权。无疑贫穷的步兵公民僧恨那些富人的极度奢侈和傲慢;富人们铺张的葬仪,奢侈的宴会,都令他们愤慨。在这些宴会上,有些穷人不得不跳舞或者扮演滑稽的角色来取悦富人们,人格上受到极大的侮辱。-马克赤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梁启超在经历戊戌维新运动的艰险后,说了一段颇有体会的话:“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矣。”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当时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
            • 5. 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
              (2)如何划分社会等级,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试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3)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铪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梭伦
              材料二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有哪些政策能体现这一思想?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
            • 7. 规范、合理、公正的制度是社会安全运行的必要前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在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公民国家,其开创的民主制影响更是深远。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保证平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措施。雅典的民主实践,为近现代的政治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上谕云“御史出巡,先须考察官吏”。明朝御史巡按品级不高,仅为正七品官,“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动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剪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
              (2)依据材料,概括明朝御史巡按职权的特点和作用。
              内阁是由中世纪英国国王的顾问机构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乔治一世不懂英语,1717年内阁会议由一位资深大臣主持,开创了内政首席大臣主持内阁会议的先例。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唐宁街10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内阁会议,这是自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以来,英国国王第一次出席内阁会议。
              (3)依据材料和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英国内阁的发展历程
              18世纪前
              18世纪
              19世纪中期后
              某研学小组在“权力与法制”专题研究时,形成了以下主题:“欧美政体类型比较”“中国宪政历程研究”“国家权力来源的法律依据”“分权制衡的法律保障”。研究素材列表如下:
              序号素材
              1公元前5世纪罗马《十二铜表法》
              2公元前3世纪中国《秦律》
              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4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5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6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选择一个主题,列出符合该主题的两个素材的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个新素材,对所选主题加以阐释。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俄国工业化的作用。
              材料二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处理社会危机策略的异同。
            • 9.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壁淫之心,游战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
              ------引自《商君书•定分、弱民》
              材料二   梭伦利用不同公民集团之间的互相遏制,在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利交给平民占优势的公民大会的同时,把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的大权赋予主要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使其对公民大会的立法起制约作用。
              -------引自C•H•希格内特《从公元前5 世纪末以前的雅典宪法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异同。
            • 10. 材料一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商君书•修权))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中抽签产生)有权撤消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大会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用的政治权利。
              材料四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 ,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及共同目标。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举措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