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2. (A).(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东传,历经汉魏、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初始之时,佛教与汉代盛行的黄老思想认同,有化胡之说;至魏晋时,佛玄合流。然而,这时期的佛教比较注重繁琐的章句解释和经院式的研究。到了唐代的惠能才把佛教从繁琐的章句中解放出来,把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变成对现世生活的重视,把心外佛变成心内 佛,显扬大众化、平民化的禅宗,才确立真正中国的佛教。惠能首先推翻了佛祖的权威,打破了外在的偶像崇拜,人们只要有坚定的主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就可成佛。……其次强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反对向传统的经典学习。

                                               ——《惠能的佛教革新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一番大革命。若把西方马丁路德们的宗教革命来与相比,我们不能不说毕竟是中国禅师们高明些。六祖(惠能)平日教人,并不看重念佛诵经,更不喜欢习禅打坐,也不教人出家修行,只把人心的知见,完全从外在、他在的对象中越离,而全体回归到内在、自在的纯粹知见即心本体上来。

                                                                          ──钱穆《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禅宗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禅宗与路德新教的共同点。(9分)

              29(B).(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美国妇女的和平运动产生于19世纪初,但真正形成广泛影响的和平运动则是在1914年以后。由于美国在六十年代陷入越南战争,妇女和平运动再次达到高潮,反战运动同时又导致了六十年代妇女权利运动的兴起,反战成为妇女获取平等权利目标的具体实践。1965年以前,美国的反战运动还没有动员起美国的民众,只是一小部分和平主义者的事情,但随着战争的深入,它逐渐唤起了人们对战争的关注。而在这个过程中,妇女的反战起到了很大的舆论导向作用。美国当权者在持续不断的妇女反战示威的影响下,内部发生分裂。1968年,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拉马拉由于不满约翰逊政府扩大战争的政策而辞职,国会也于3月通过决议,要求重新考虑对越南的政策。通过反战的斗争实践,妇女的平等权利意识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七十年代末,美国妇女运动的浪潮一浪高于一浪。80年代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也深受60-70年代欧美妇女权利复兴运动理念的影响,视反核和平运动为妇女解放和独立的组成部分。

                                   一一摘编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妇女的反战和平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妇女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妇女反战和平运动的历史作用。(9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核心思想?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2)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

              (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或指引下,欧洲分别发生了哪两场重大的改革或革命运动 ?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5. 本题有A、B两道题,请考生选择一题,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古代改革家,重法者不在少数,他们所描绘和实践的“法治中国”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法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封建盛世时的杰出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材料二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

              材料三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饬,衣服无文,士阶不崇,大义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唐]李世民《帝范·崇俭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国家和农业的根本分别是什么?为不失国之本、农之本,他主要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上”认为“止盗”的根本出路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唐太宗强调“节俭之德”的根本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唐太宗个人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内在关系。

            • 6. (22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族精神与古代希腊城邦精神(部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天行健,君主以自强不息——《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秤平、斗满、尺足——晋商信条

              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未受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1)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多样性的视角,解读材料一。(10分)

                  材料二  夏商“恭行天罚”,“天罚审判”,法律的实施是替天行罚。管仲提出“夫生法者,君也。宗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秦朝法治轻罪重刑,地方郡县行政司法合一,后世皆依此制,地方行政长官即为当地最高法官。汉代法律注重“春秋决狱”,凡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唐律疏议》含捕亡、断狱等12篇,502条,并确定自首减免刑罚、合并论罪等原则,深刻影响了东亚诸国的法律文化发展走向。明代法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并增加经济立法。

                                                                     ——据《中华法文化》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 7.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一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於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5分)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华盛顿的事迹在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其形象也被人们多维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不尚武功,亦迥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徐继畬《瀛寰志略》

              材料二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在华盛顿解甲归田后评论说,人们与其崇拜华盛顿的性格,更应赞美教养他的国家。《真实的乔治·华盛顿》的作者保罗·福特努力恢复华盛顿作为普通人的形象。他笔下的华盛顿,如常人一样,是一个受人类弱点制约的人,一个受人类情欲支配的人。

              ——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彼其真以……美之独立乃华盛顿一人之功乎? 彼国民自为其身家,其始也,不知几千百华盛顿……忘生死、掷头颅,以争一日之命,……无十三州之自治,则华盛顿又何如矣!

              ——《国民报》1901年第4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及的华盛顿的事迹。材料一中徐继畬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5分)

              (2)材料一、二对华盛顿形象的解读取向有何明显差异?材料三反映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有哪些?(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华盛顿的形象被多维解读的客观因素。(1分)

            • 8.

              【选做题】本题包括24、25、26、27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於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华盛顿的事迹在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其形象也被人们多维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不尚武功,亦迥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徐继畬《瀛寰志略》

              材料二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在华盛顿解甲归田后评论说,人们与其崇拜华盛顿的性格,更应赞美教养他的国家。《真实的乔治·华盛顿》的作者保罗·福特努力恢复华盛顿作为普通人的形象。他笔下的华盛顿,如常人一样,是一个受人类弱点制约的人,一个受人类情欲支配的人。

              ——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彼其真以……美之独立乃华盛顿一人之功乎? 彼国民自为其身家,其始也,不知几千百华盛顿……忘生死、掷头颅,以争一日之命,……无十三州之自治,则华盛顿又何如矣!

              ——《国民报》1901年第4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及的华盛顿的事迹。材料一中徐继畬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有哪些?(5分)

              (2)材料一、二对华盛顿形象的解读取向有何明显差异?结合材料三阐述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华盛顿的形象被多维解读的客观因素。(1分)

              (3)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中国古蜀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房屋遗迹来看,其中既有10平方米左右的木骨泥墙的平民小房,也有面积多达100~200多平方米的穿斗结构大房和抬梁式厅堂,……在三星堆古城范围内,还发现陶窑、玉石器作坊以及大量手工成品、半成品,遗址内发现的陶质坩锅和铸造青铜器的泥芯,也表明这里有青铜器作坊的存在。

              ——陈德安、魏学峰、李伟纲《三星堆——长江上游文明中心探索》

              材料二  三星堆时期,……形成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各种手工制作的平民阶层,与从事农业和畜牧渔猎的劳动者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情形等方面都有了很多不同。正是这种分化,促使了早期城邑的出现,加快了古蜀王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步伐。

              ——林雅嫱《三星堆遗址的人类学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三星堆古城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加快古蜀王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步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三星堆遗址中的哪些发掘成果可以为之提供佐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研究我国古蜀文明的基本方式。(2分)

              (4)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纪念奥斯维辛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历史真相,见证被人道灾难所扭曲的人性,更在于修复奥斯维辛之后的人类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塞尔的作品《夜》中关于人性之恶的刻画冷静得近乎冷酷,……囚徒之间为了生存资源的殊死争夺;囚徒领班因为相比其他的囚徒拥有一点可怜的权力,就可能对后者横加暴虐,在受害者的苦苦哀求中获得一丝优越感;……父亲病死的那一刻,因为恐惧看守的棍棒,他没敢给父亲最后的安慰。

              ——吴蕙仪《在奥斯威辛之后我们怎样生活——奥斯威辛幸存者埃利·威塞尔》

              材料二  令人惊讶的是,这座闻名海内外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其战后60多年建馆史上,从未新建一处新馆,其展厅就设在集中营的囚室内,……工作人员用高倍显微镜,从营员的皮鞋(文物)中找出如芝麻粒大小的各种虫子,钉在大头针上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理办法,还将成堆的僵硬变形的皮鞋进行软化和着色处理,修旧如旧。

              ——朱成山《原样原貌的奥斯维辛遗址保护》

              材料三  意大利作家莱维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绝人寰的大屠戮记忆的建构理念和书写方式是犹太思维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他强调“不要把对大屠杀的反思‘降格’为专属犹太人的生存、道德或宗教问题,要涉及对整个现代性工程本身的反思,从而把避免欧洲犹太人遭受的悲剧再次发生当成我们必须承担的普遍责任。”

              ——黄文凯、王晓燕《普里莫·莱维的奥斯维辛文学书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扭曲的人性”的主要表现。(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奥斯维辛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材料二与材料三在纪念奥斯维辛的侧重点上有何不同?(4分)

              (3)2015年10月10日,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合理化建议。(2分)

            • 9. (22分)观念革新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甘龙

              材料二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商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甘龙的观点。(2分)材料二中,商鞅是怎样反驳甘龙的?(要求:不得照抄材料。2分)

              材料三  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更非一致,却都执著地致力于道义德操的完善,都追求学业境界的广大精微,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胆魄。其共同之处较其不同之处也更多更深刻。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特征出现的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4分)

              材料四

              代表人物

              主张

              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郑观应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康有为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独秀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层次,(3分)并分析其在背景和目的方面的共同之处。(3分)概括说明陈独秀对康有为的“观念更新”。(4分)

              材料五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中所示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相似影响。(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