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的状态,所有的人都在这种自然状态中生存,这种状态是不受人欺负,也不受人压迫,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人不应当拿别人当做例外,也不能将自己当做例外。他实际上强调的是(  )
              A.平等
              B.天赋人权
              C.自由
              D.民主
            • 2.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民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最早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     ]

              A、  卢梭        
              B、  伏尔泰        
              C、  洛克        
              D、  狄德罗
            • 3. 社会契约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之比较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有哪些继承和发展?他们的思想对以后的西方思想文化发展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17世纪有位思想家提出: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主权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对外权。这位思想家是:
              [     ]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孟德斯鸠
            • 5. 17世纪后期,正当中国清王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盛世”之时,西欧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法国爆发大革命,走向代议制民主  
              C、英国思想家提出最初的权力分立学说  
              D、德意志经过宗教改革,中央王权形成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刺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法律已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已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孟德斯鸠(1689一l755)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摹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材料四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的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圆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根据材料一,分析黄宗羲主张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进步主张产生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关于国家学说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材料三中盂德斯鸠国家学说与洛克国家学说的联系与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康有为奏折的主旨是什么?并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新思想的两个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   )
              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D、只有通过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
            • 8. 约翰·洛克是近代英国影响最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在《政府论》中写道:“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而只有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洛克引用“上帝”的实际目的是
              [     ]  

              A、论证“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B、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C、论证天主教赋予人权利的合理性    
              D、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 9.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如果统治者对其臣民管理不当,“他们就会因这种失职行为而丧失早先人民为着完全相反的目的而授予他们的权力,权力就会被移交给人民,人民有权恢复自己原先的自由。”材料中洛克的主张说明
              [     ]

              A.违反社会契约的统治者会遭到人民的反抗
              B.统治者要有管理臣民的超强能力和智慧
              C.人民掌握着对统治者生杀予夺的绝对权
              D.臣民的权力是自封的而非统治者授予的
            • 10. 下图是一张残缺的中国古代某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表。对这张体系表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和分权制衡
              B、相权被分化,君主
              C、符合近代的“分权制衡”理论
              D、门下省官员和御史都有一定的监督权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