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东西”又指什么?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立法权外,作者认为国家权力主要还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
                                                                                                                                                                              
            •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有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洛克和卢梭思想的核心,指出其与专制理论不同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世纪以来民主思想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指出其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洛克认为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请回答:
              (1)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其学说与洛克的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 王,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应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1)请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
                                                                                                                                                                                                                                   
              (2)根据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国家就是伟大的“利维坦”(国家),具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不可分割、不可剥夺的。推翻他是毁约的不合法行为,是违反自然理性的叛乱。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如果国家是一个让社会成员畏惧的“利维坦”,那不啻说,人们愚蠢到如此地步:他们为了避免野猫或狐狸可能给他们的困扰,而甘愿被狮子吞噬,甚至还把这看作安全。统治者必须受契约的限制,如果他不履行契约,人民有权反抗、推翻他的统治。
              ——洛克《政府论》下篇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关于社会契约的不同论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思想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
                                                                                                                                                                              
            • 6. 洛克认为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请回答:
              (1)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其学说与洛克的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状态’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利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事有多于别人的权利……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所以,制定法律的权力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
              ——摘自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整理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洛克、卢梭的主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政府的权力不可能是无限的,它不可存在一个人手中;立法权和执行权该由不同的人员行使,法官应该独立”“而且行政受法律的约束”“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的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

              ——(英国)洛克《政府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洛克思想的基本观点。他的观点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不问为专制国为立宪国,其(法治)为用,举无以异也。而首揭此(法治)精神,薪尽火传以适于今者,则管子也。”

              ——梁启超《管子评传》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