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法国大革命采取了与神权彻底决裂的态度。在制宪会议的少数精英王导下,大革命向“神权”发出了挑战:没收教会财产,不承认天主教为国教,要求神职人员宣誓忠于国家、法律。……一开始选择站在第三等级一边的教士们转而成为犬革命的敌手。……平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革命早期,第三等级就是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而通过三级会议同僧侣和贵族展开斗争的。到了后期,卢梭的学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思想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平等主义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政治思想的王旋律。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各派别围绕着革命中的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争论。政治思想家从自己本阶级的立场出发,阐发自己的政治理论。仅就革命期间占据王导地位的思想来看,就可以分为大资产阶级的君王立宪派和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派。前者以孟德斯鸠为代表,后者则以卢棱为典型。
              --摘编自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法国大革命期问政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期问政治思想特点的形成原因及其对革命进程的影响。
            • 2.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罗伯斯比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材料中“过分的革命活动”和“不可避免的反动”分别指什么?两者是否存在本质差别,为什么?
              (2)结合所学简析你如何认识“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
              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罗伯斯庇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内战结束与外敌停止后,恐怖统治及其一切限制已经令人再也不能忍受了。
                  1794年7月27日,国民公会推翻了“救国大委员会”,这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代表们以及民众的支持。罗伯斯庇尔及其同伙被逮捕并处死,恐怖统治迅速结束。国民公会进一步强化“反动”措施,它禁止民众俱乐部和团体的活动。12月24日,它取消了最高限价法令,恢复了经济自由。这一措施使物价更加猛烈上涨,工人阶级的苦境更加恶化了。-摘编自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1)材料一中“胜利果实”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伯斯庇尔采取“过分的革命活动”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国民公会的“反动”。
            • 4. 材料一  宪法保障下列的自然权利和公民权利:
              一、一切公民,除德行上和才能上的差别外,都得无差别地担任各种职业和职务。
              二、一切赋税都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作平等的分摊。
              三、同样的犯法处以同样的刑罚,不因人而有所差别。
                  材料二  第二条:凡为能动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资格的公民),必须:
              生为法国人或后来变为法国人;
              已满25岁;
              在城市或区内具 有为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
              在王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收据;
              不处于奴仆的地位,亦即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
              --均摘自法国《1791年宪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791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1791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
            • 5.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需要实现伟大和持续的事业。动荡把它毁了,现在它祈求安定。它不要王政,王政已被废除。它需要执法的权力机构行动一致。它要一个独立、自由的立法机构……它希望代表们属于稳健的保守派,而不属于动乱的革新派。总之,它要采摘10年牺牲结出的果实。
              --[法]阿尔贝•索市尔:《法国大革命史》
              (1)该通告是在何种背景下张贴的?它反映了怎样的愿望?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通告所反映的愿望当时是否得以实现。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托克维尔
              材料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欧洲大陆各国封建制度依然存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还没有确立……直到法国大革命,法国为欧洲树立了资本主义民主的榜样,又经过拿破仑战争的冲击,各国最终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框架,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占了支配地位。”--李世安著《世界文明史》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有关法国大革命原因的基本认识;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对此进行解读。
              (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在反封建方面是怎样为欧洲做出榜样和贡献的?
            • 7. 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英国的情况就是如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1688-1928年)
              ①1688年11月,议会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②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的权力和自由。
              ③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⑤1832年议会改革修改了选举资格,使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并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⑥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867年英国进行第二次议会改革,进一步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大大扩大了选举权,使选民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
              1886年,英国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⑦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⑧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⑨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材料二 17世纪革命没有留下很深的痕迹,相反,光荣革命却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大事年表,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1688-1832年)中权力转移的三个阶段。
              (2)阅读大事年表,概括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罪状,不得加以逮捕;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得被剥夺财产;不得强占民房驻兵;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
              --《权利请愿书》(1628年)
                  材料二《权利请愿书》由于一项非法宣言而遭毁坏,……只能说明:在法律和自由已经严肃而明确地宣示之后,那些大臣们依然飞扬跋扈,竟敢破坏王国的法律和压制王国的自由。……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由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宣布这一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权利请愿书》提出的背景及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质。
              (2)材料一、材料二有何共同点?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其进步之处体现在哪里?
            • 9. 材料一   比一切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197条)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国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大抗议书》(皮姆起草,1641年1 2月)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得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1690年出版)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抗议书》希望实现什么愿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洛克约束权力的基本方案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