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摘自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材料四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周游列国的结果,并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材料二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的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鲁迅


              材料三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林则徐是如何“睁眼看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鲁迅所说的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试评价该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康有为主张实行什么制度?他利用什么观点来宣传这一主张?其思想主张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     ]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包万超《重读戊戌变法》

                      材料二  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积极模拟和取鉴,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经史学术的风格上,都表现出某种南朝化的倾向,进而开启了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影响尤为深远。
              ——《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对待儒教的态度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对南朝文化的态度及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例如下列的几位

              请回答:
              (1)以上四位人物分别代表中国近代史上的四个派别。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他们的姓名和所代表的派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四个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四个派别的思想主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回答:
              继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派别的实践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经验和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列文献对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     ]

              A、
              B、
              C、
              D、
            • 7.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     ]

              A、《狂人日记》 
              B、《孔子改制考》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 8.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9.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10.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