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后的法国急需稳定的社会秩序,波拿巴上台后,执行了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这使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颁布《民法典》后,拿破仑称帝的步伐加快了。他周围的人也不断制造舆论,宣传应该由他称帝以“完成不朽大业”。随后,保民院提出了由波拿巴称帝的主张,元老院对波拿巴正式劝进:“元老院认为,把共和国托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人民的最大利益。”5月18日以元老院法令形式修改共和十年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第一执政为皇帝,号拿破仑一世。元老院还设立世袭的“法兰西人的皇帝”一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为350万票拥护,反对只有2000多票。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礼。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篇上》
              材料二  民初复辟帝制运动是在目睹了民初政治动乱而国体难定、民不聊生状况后产生的。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缺乏一种永久性政治权威的结果,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后,拥袁登基的活动就肆无忌惮的展开了。筹安会成立后,各省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体,表决结果居然是“一致同意君宪”。许多北洋军阀首领也纷纷表示忠心。在复辟势力的策动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体“劝进”。1915年底,袁世凯故作谦让后接受参政院“再劝进”,并于1916年元旦复辟帝制。随后,护国运动爆发,云南蔡锷宣布成立护国军首举义旗,孙中山在上海策动起义。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发起反袁活动。在全国各地一片讨袁之声,袁世凯只得于“取消帝制”,不久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称帝和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的原因。
            • 2.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

              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   )

              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政党政治
              C.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实现民主共和
              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3. 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

                  华盛顿在美国一直处于被人崇拜、敬仰的热浪之中。美国人普遍认为在家里挂一幅华盛顿的画像是神圣的义务,好像家里必须有圣人像一样。后崛起于草莽的林肯,其光芒足以与华盛顿同耀争辉,故南北战争( 1861-1864)后美国出现了凡人化解读华盛顿的思潮,努力恢复华盛顿作为普通人的形象,并强调是美利坚大地的民主氛围造就了华盛顿,而不是华盛顿凭空开辟了美国的共和天地。

                  中文读物对华盛顿的介绍与评价,受美国影响很大。鸦片战争前后,华盛顿的形象在中国相当高大、完美,与中国尧舜相媲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也有人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民众与英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解读华盛顿。清末民初,华盛顿已是中文世界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名字。在人们心目中,至少有九个不同的华盛顿形象,如开国总统、国父形象;打了天下但不做皇帝的尧舜形象;敢于认错、不讲谎话、见义勇为、孝顺母亲的诚实、行善、孝顺形象;也有缺点错误、也会发脾气的凡人形象……1913年,《大陆报》采访袁世凯,告知“有人谓总统欲仿效拿破仑”,袁世凯马上表示“余欲为华盛顿,非拿破仑也”

                                一一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前后美国人心目中华盛顿形象的变化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袁世凯“欲为华盛顿”而不“欲仿效拿破仑”的说法。  (9分)

            • 4. 认真阅读下文
              袁世凯小传
              袁世凯于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1881年参军。1882年到朝鲜平定军乱,因战斗立功被清廷任命为帮办朝鲜军务。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他回国,在辽东前线协助转运粮械。维新变法中,袁世凯亦是其中一员,他以一封万言条陈呈送皇帝,提出完整的改革纲领。同年12 月,他入主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秘访袁世凯,将“围园劫太后”的计划告知,并要求袁世凯帮助。袁世凯一面假意答应谭嗣同的要求,一面向清廷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
              1899年冬,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全力镇压,使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1901年袁世凯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1902 年,他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同时,他参与了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南下镇压起义。袁世凯一面率军攻占汉口和汉阳,一面表达议和。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3月,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4年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
              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1915年底,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孙中山等人继续反袁,不久,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根据《中国近代史》和百度网站有关资料编写
              请你阅读《袁世凯小传》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袁世凯的看法以及你的历史学习心得。(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