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的建立
            • 2.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 3.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30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4.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 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④   
              D.①③④
            • 5.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 6.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

              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
            • 7. 下列对1958年总路线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8.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年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

            • 9.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推行了土地改革 
              C.组织了人民公社   
              D.发动了“大跃进”
            • 10. 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 (    )
              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③中共“八大”的召开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