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国初期,受到苏联影响,妇女争当“英雄母亲”,1953年人口普查全国有6亿多人。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在“生育方面要加以适当节制”,通过调查研究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指出,国民收入被人口吃掉了一大部分,只剩下小部分用于积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受到影响,反对多子多福的思想,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科研的后腿,
              ——摘编自杨建业《马寅初传》
              材料二、1958年马寅初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北京大学校长和人大常委职务也被一撤到底,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认为“实践证明马寅初先生当年他认为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也是正确的”、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1980年新《婚姻法》增加了马寅初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晚婚晚育”,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摘编自彭华《马寅初全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马寅初关于人口问题的主张,指出其提出的背景。(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未80年代初对马寅初评价的变化及其原因。(7分)
            • 2. 下图是朱宣咸时政漫画中的一副作品《丰收》,对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纽约银价下降了51.1%,伦敦下降了50.5%,而同期英美法日等国的物价下降,遭受通货紧缩冲击。由于中国的银价始终高于伦敦市场和纽约市场,过量的白银流入上海。上海出现投资兴旺,贸易、房地产、金融繁荣。
                  1933年6月,由美国主导的伦敦会议召开并达成了《白银协定》.协定的目的在于,提高银价,限制白银生产,使银价不至下跌。此后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大肆购买白银。中国白银从内地涌向上海,再从上海流向海外。
                  1934年到1935年,中国陷入白银危机,金融恐慌蔓延。中国货币经济的独立地位受到了削弱,中国需要一场货币改革来重新调整与主要列强之间的货币经济关系。同时,大萧条迫使日本积极谋求在华经济利益,加剧了其与美英的在华经济矛盾。中国必须在美国、日本、英国等三大国家之间进行平衡与选择,法币改革及其实行是中国与英美结成货币经济联盟,事实上是中国赢得了对日抵抗的有力的国际支持。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对内一切完粮纳税均使用法币,以确立信用;对外“永无限制购买外汇”,以稳定汇价。
              --编自周子衡《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对中国货币经济的冲击》
                  材料二  从1937年6月到1948年8月的11年中,国民党政府的货币发行量由14.1亿元,增加到600多万亿元。随之而来的是货币贬值,物价猛涨。到1949年5月,货币发行额比1937年6月增加1400多亿倍,全国物价上涨85000多亿倍,上海的物价上涨了368000亿倍。
              --朝峰《“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组织有关单位查缉金银投机活动,沉重打击了金银投机资本家,并加强了金融管理,使国家金融事业逐步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加强国营贸易对粮食、棉花的收购,以发挥国营经济平抑物价的作用。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严控贷款,紧缩银根,结果许多投机商人纷纷破产倒闭,市场物价日趋平稳。
              --编自李毅《建国初期我国党和政府的金融管理政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法币改革的相关国际背景及其主要目的。
              (2)列举材料一的相关事实说明当时上海的经济地位。国际白银在上海的流动先后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的直接影响?
              (3)联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方面评价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4)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打击投机资本、稳定金融物价措施的主要特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新旧中国金融货币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主要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