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