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政治理想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代表人物主张影响
              斯宾诺莎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民主制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认证,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洛克提出社会契约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分权学说其分权理论经孟德斯鸠改造,发展成为三权分立理论,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卢梭“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卢梭的思想是在反对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人们把它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
              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阎照祥《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共同点,并指出其对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
            •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它单独要求议会改革,而不和(也不接受)中等阶级的结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后中等阶级获得选举权,成了“有权的”阶级;工人阶级则一无所获,产生一种被出卖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要求议会改革就只能是工人阶级的单独行动,而且必然带有强烈的反中等阶级色彩。
              --摘编白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宪章运动作为一个改革的运动,它的社会基础太狭窄。它不接受与中等阶级合作,同时又对工会运动抱有敌意。这就使运动无法形成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无法造成一个成功的改革所需要的强大社会压力。……宪章运动只是工人阶级单独的改革运动,而且只包括工人运动中一个部分,它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力,无法迫使统治者做出让步。但宪章运动的成功之处又恰恰在于它是工人阶级一次独立的政治运动。它的成功与不成功都出自同一个原因,无论如何,它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治权利开通了道路。
              --摘编白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宪章运动的特点及该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
            • 4. 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  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184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5.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既要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如图所示)的产生似乎是历史的巧合,并由此开启两大法系成文立法之先河。
              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法典,造《法经》六篇”“秦汉律令其文起自《法经》”。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法经》始于《盗》《贼》.《法经》还包括审判、断狱、追捕罪犯及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是一部诸法合体、刑重民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法典。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两部法律的异同。
              (2)结合史实说出英国在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贡献。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挑战与应对--中国比较法学的诞生”为主题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6.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只是捣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

                                                                                                                                                      ——《兰开夏事件》(当时人的通信)

              材料二 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发生富者利诱、有权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惟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1839年《全国请愿书》

              (1)材料一中他们采取了什么斗争方式?反映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他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

              (2)材料二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斗争方式有什么新的变化?具体要求是什么?

            • 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它单独要求议会改革,而不和(也不接受)中等阶级的结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后中等阶级获得选举权,成了“有权的”阶级;工人阶级则一无所获,产生一种被出卖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要求议会改革就只能是工人阶级的单独行动,而且必然带有强烈的反中等阶级色彩。
              --摘编白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宪章运动作为一个改革的运动,它的社会基础太狭窄。它不接受与中等阶级合作,同时又对工会运动抱有敌意。这就使运动无法形成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无法造成一个成功的改革所需要的强大社会压力。……宪章运动只是工人阶级单独的改革运动,而且只包括工人运动中一个部分,它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力,无法迫使统治者做出让步。但宪章运动的成功之处又恰恰在于它是工人阶级一次独立的政治运动。它的成功与不成功都出自同一个原因,无论如何,它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治权利开通了道路。
              --摘编白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宪章运动的特点及该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
            • 8. 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  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184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9. (13分)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光荣革命”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

              ——[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1789年11月)

              材料二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 个中等城市各得1 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

              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   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光荣革命”的不满及其要求。(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解决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5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的变化趋势。(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宪政演变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3分)

            • 10.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章派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思想上是明显的社会主义者,但所有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一致认为,第一步必须争得工人阶级在议会里的代表权。……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明确的支持。尽管如此,下院仍然以287票对49票否决了这次请愿书……面对政府与企业主阶级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逐步地平息下来。……但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何英国“政府与企业主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
              (2)你是否认同“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