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导致右侧德国版图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普法战争的结果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雅尔塔会议的决议
              D.科尔公布“十点计划”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解除了武装并向协约国集团赔偿巨额战债,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激增,纳粹党适时提出了修改《凡尔赛和约》的主张。美国的退出使凡尔赛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维护战后秩序的主要责任落在了英法肩上,两国由于战争消耗实力受到极大削弱,在维护体系稳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摘编自宋晨《凡尔赛体系的缺失与纳粹德国的崛起》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一一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的原因。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道歉。……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人民网》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与一战后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德国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材料
                  1920年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开始寻求与英法等国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但未取得成果。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和个人完全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对它在俄国的国有和私有财产被苏俄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领事和外交关系;两国按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凡尔赛和约》相比,《拉巴洛条约》性质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巴洛条约》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 4.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与张伯伦所谓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非战公约》
              B.《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议》
              C.《五国条约》《慕尼黑协议》
              D.《洛迦诺公约》《反共产国际协定》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宣布,严裁德国军备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减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德国代表团始终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与会国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
              --摘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裁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十多年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因素。
            • 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德国和希特勒崛起的反思》一文中指出:如果协约国开会的期望都能够实现,尤其是法国的主张能实现,德国就将成为他们的奴隶,是永远没有翻身余地的,除非再用几年前的老办法。
                  材料二  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由拥护伟大的外国朋友,到反对帝国主义,其实不过一线之隔,但却埋下了众多难以诉说的后果。正如顾维钧对《巴黎和约》的评价:“这种决定无疑将……播下动乱的种子,对中国和世界和平都无益。”--《巴黎和会:国人屈辱与愤怒的导火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法国的主张”指的是什么?“几年前的老办法”是指哪种办法?
              (2)材料二中顾维钧说巴黎和会“将……播下动乱的种子”,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一战的责任:以美国国务卿兰辛为首的“战争责任与惩处战犯委员会”在《凡尔赛和约》中明确指出:“战争是德国及其盟国所预谋的。德国和它的盟国曾极力破坏协约国谋取和平的努力”,“以致酿成战争之后果,所受一切损失与损害,德国承认由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影响:若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战争责任的看法。
              (2)结合相关史实,指出“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