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3)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交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日英特协同作战,畴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第一次英日同盟协约
              材料二
              在1921年召开的英帝国会议上,就英日同盟是否续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F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劳合•乔治对待美国、日本的态度。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各项允诺”是如何“立即付诸实现”的?英法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导致的最终结果。
            • 3. 重要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华盛顿会议实际是美国在将近10月底建议召开的……我很高兴收到了中国外交总长颜惠庆的私人电报,是由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博士签署的,他是外长和我的挚友。电文说颜博士想委派我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全权代表,问我是否愿意担任。第二全权代表的职务由施肇基先生担任,因为他是当时驻华盛顿公使。我立即明白了这次电询的目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在巴黎的尴尬处境。我毫不迟疑地回电,表明若需要我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拟议的会议,我将乐于从命。颜博士大可不必为席位的主次耽心,我指出施肇基博士不但是驻华盛顿公使,他从事外交事业的资历也比我老。结果外交部正式来电邀请我做中国代表团成员。总统的命令系在会议召开后公布,任命施肇基博士为首席代表,我名列第二,王宠惠博士位居第三。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虽然我对于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以及在北京的讨论几乎一无所知,能奉命承担这一使命,还是很高兴的。
              --《顾维钧回忆录》
              (1)据材料,指出顾维钧乐意代表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所具有的高贵品质。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华盛顿会议中的“限制军备”问题,由美、英、日、法、意五个大国的代表组成全体委员会进行讨论。经过争论。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仅仅就海军中的主力舰一项,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的比侧为5:5:3:1.75:1.75.1926 年8月,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致函北京政府外交部说,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为“改革苛约”提供了“根据”,北京政府应于旧约期满时“声明作废”,“改订新约时”应根据“华府会议精神”“坚持平等原则”以“郑重国权”,“以刷新外交”。……通过《四国协定》和《九国公约》约定各国不在中国实行武力扩张,以武力威胁中国承认特权,美国取得在中国的优越地位,部分地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垄断,恢复了各强国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由于美国的牵制加上中国人民反日爱国运动和日本国内民主运动的高涨,日本不敢疯狂地推行其大陆政策。
              --摘编自曹学恩《民国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日本积极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展势力。美国一方面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另一方面对日本扩张不安,美日矛盾迅速发展。同时,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会议实际上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其中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激情和仇恨,那些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制造出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国】罗伯特•E•勒纳,爱德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