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寰志略》曰:按,华盛顿,夷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索让善俗,不尚武功,亦遏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挽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钱!
              材料二   华盛顿政府时期,华盛顿总统和战争部长诺充斯为维护边稚的德定,和平地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从而实现“渐进有序”地向西扩张。……在西北地区,华盛顿政府希望边疆和平的美好愿望落空了……边疆的拓荒者和印第安人之间发生了频繁的攻击与反攻击的骚乱。在华盛领政府时期,西北印第安人过的可谓是“血雨腥风和顺沛流离”的生活。--刘永浩:《乔治,华盛顿政府的印第安人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对华盛顿的不同评价及其理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华盛顿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
            • 2.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世界经历了从“非战”到战争再到和平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美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晖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摒弃战争、不把战争当做“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得到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非战公约)被签订。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做的努力。有人说非战公约不能达到非战的目的,谈谈你的理由。
              材料二  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然袭击一事”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号
              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
              第五号
              第一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
              第三款……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条约内容节选
              (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条约?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该条约的实质及背景。
              材料二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争端如何解决?对中国有何影响。
              (3)综上,说明这一时期美日在亚太势力实现平衡的过程。这一平衡最终又如何被打破?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各项允诺”是如何“立即付诸实现”的?英法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导致的最终结果。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日本积极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展势力。美国一方面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另一方面对日本扩张不安,美日矛盾迅速发展。同时,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会议实际上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其中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激情和仇恨,那些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制造出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国】罗伯特•E•勒纳,爱德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 6. 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  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  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惟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做出的贡献。
            • 7. 如图,图画是根据一幅在1921年刊登的漫画而绘画的,该漫画题为《国庆的新希望》:图中身上分别写着「南」(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和「北」(北洋军阀政府)的槌手,左右两旁手持大槌。(参考李忠清、杨小民编《漫画时政》)

              (1)上述材料和漫画,反映出中国曾参与哪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发起原因和内容跟中国有什么关系?
              (2)分析漫画,在该次会议上,中国能否如漫画绘示达到“中华民国国际飙升的“新希望”?为什么?
            • 8. 条约与外交
              国家间签订的条约是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窗口。试以“条约与外交”为主题,叙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百年外交地位的变化。
            • 9. 材料一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大平洋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摘编自主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材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独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7月2日,御前会议基本上按陆、海军上报的原案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纲要》确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日本决心“不辞对英美一战”。
              --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因素。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6年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到:“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在建国初期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概括这一政策的特点并说明美国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源。
                 材料二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侵占了菲律宾,并把夏威夷、关岛合并为美国领土的一部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美国支持日本,借予日本美元达四亿五千万之巨,并且认购了日本债券的大部分。美日吞并的菲律宾与朝鲜予以相互承认。
              1914年,美国对华总投资已接近六千万。1917年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设想。
              --摘编自《二十世纪初美国外交政策的时空性》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在20世纪初期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华盛顿会议说明这一变化在美国同日本、中国之间的关系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三  美国国会1935年8月通过《中立法》,1937年4月通过《永久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武器。但到了1939年,美国国会对《中立法》进行了修改,提出在“现款自运”的基础上允许美国向英国等美国的友好国家出售武器;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确立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品”。根据这一法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向盟国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援助,用以购买武器装备和其他战略物资。
              --《美国常规武器转让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3)美国由“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武器”到“向英国等美国的友好国家出售武器”这一变化是在何种背景下发生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通过《租借法》如何改变了其在传统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