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9年列宁提出“和平共处”思想,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这成为苏俄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利用1922年参加热那亚国际会议的大好时机,苏俄代表团积极推动苏德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就苏德两国以最惠国原则发展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等问题作了一系列规定。条约签订后,波兰及小协约国纷纷向苏俄靠近,到1925年底,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各种条约和协定达40多个。同时,这也是德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在国际上第一次被人放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政治对话。到1922年底,德国对苏俄的出口额增加了一倍多,来自苏俄的进口额增加了十三倍以上。

              ——摘编自孙祥秀《苏德<拉巴洛条约>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积极推动《拉巴洛条约》签订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拉巴洛条约》签订的意义。

            •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及其国际联盟,没有孕育一种以承诺和合作为基础的规范标准,没有通过正常的国家间的沟通来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没有建立一种利益共享的国际安全机制,结果导致法西斯国家对“体系”的挑战。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了空前浩劫。人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

              在这场持续多年、涉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全球性大厮杀中,军民伤亡、军费消耗、物资损失和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但是,在诅咒这场令人发指的大灾难大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辟了国际性社会进步的新道路,对世界军事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又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曹胜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 3.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65%的铁矿和45%的煤矿,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还要付出巨额赔款。这使德国人民置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接着在1932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但英美对此采取姑息和纵容的政策,日美达成秘密谅解,美国不与闻“满洲事变”。大大鼓励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扩大到华北。

              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发动叛乱,反对由西班牙联合人民阵线组成的西班牙共和国。德意法西斯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从海、陆、空派兵直接参战。英法却导演了一幕“不干涉”丑剧,妄图让德意武装干涉“成为德国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十字军进军的第一个战役”,正是在1936年10月25日,德意法西斯结成了联盟,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三个法西斯联手。

              ——摘编自沈永兴《二战起因及东京审判的新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法西斯势力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我们的启示。

            • 4.

              国际联盟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国际组织发展的成果,是20世纪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各国之间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人类社会互相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际机构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际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这些机构拥有监督国家个别行政部门的权力。到1914年,此类国际机构已有30多个,范围涉及宗教、科学、文学、体育、议会等各方面。但这些国际组织的工作仅限于行政事务方面,并不具有制止各国战争的政治约束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联盟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933年2月24日,国联特别大会通过最后决议……表示如果日本拒绝国联的决议,不从侵略地撤军,54个国家将与日本绝交。……最终由于各自的实际利益而未实行。日本的侵略行动未能制止,国联令人失望。各国认为中国的利益不能得到国联的保障,其他国家也只有发展军事以图自保。

              ——摘编自网易历史频道《国际联盟与九一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未能制止日本侵略行动的原因及后果。 

            • 5. 边界、领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界、领土的争端影响两国关系甚至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上法德关系恶化并诉诸武力的重要导因在二战后初期又有重复的可能。将引发德法历史冲突的症结问题改变为促进德法和解的引擎,法国政治家找到一个突破口,这就是:从煤钢问题入手,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将法德双方的利益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联邦德国与比利时在理性合作基础上,经过短暂谈判,于1956年9月签订《联邦德国与比利时王国关于边界变更和其他问题》条约,解决了两国的边界纠纷……1960年8月《联邦德国与荷兰王国关于埃姆斯河口合作规定》签订,缩短了两国边境线的长度,确定了双方对存在争议地区共同勘探与开采的原则。

                                                                                                                              ——据丁丹《二战后德国与邻国边界、领土争端的解决述评》整理

              (1)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一中数字标识指出法国在领土与边界问题上极力压缩德国的措施,并说明日后德国是如何突破的?(4分)

              (2)材料二中“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二战后联邦德国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领土争端的特点及对60年代的欧洲所带来的影响。(6分)

            • 6.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8分)

              材料一: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想世界永久和平,必须有一个新秩序,不应再用老一套的外交方式来解决问题,战胜国不应要求割地赔款,应该废除秘密外交,应该通过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创立新秩序。”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威尔逊建立“新秩序”的实质?(1分)并依据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一中威尔逊的新“外交方式”(3分)

              材料二:国联成立之初的确是一个“强盗的联盟”,因为它的使命是维护掠夺小国、弱国和战败国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它转化为维护和平的工具,因为它约束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支持和援助反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人民;在德、日相继退出国联后,英法等大国、中小国家和苏联等国联的三种力量在限制法西斯对外扩张方面具有一致性。

                                                                                               ──《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载于《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2)“国联”的成立与威尔逊有何关联?(1分)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评价国联性质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3分)其最大的失败又是什么?(1分)

              材料三: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美国对于组建联合国颇为积极,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也都同意组建联合国。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3)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为什么“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4分)举例说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之处。(2分)

              (4)综上,你可得出什么认识?(2分)

            • 7.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  关于“巴黎和会”的情景,有人设计了五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你占的便宜够多了,悠着点儿吧!

              (5)以上言论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材料五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六  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6)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 

              依据材料五,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7)依据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宗旨的不同之处,以及它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活动有哪些?

              (9)联合国与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主要在哪些方面?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年德国在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统一仪式的时间是1871 年1月18日。法国人把巴黎和会的会址不仅选在了当年德国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还选择了德国人最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是所讨论的事情却是如何惩罚德国。法国人,再一次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雪耻对德国人进行打击。
              材料二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 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会议1月18日在凡尔赛宫举行对法国人来说是在雪耻。
              (2)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 9.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因为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1)“凡尔赛国际秩序基础薄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0分)

              (2)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持怎样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0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    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    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建立国际联盟的各种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如此规定对哪国有利?主要意图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利用所给材料说明成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国际矛盾?指出其实质。(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