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两带一路”战略(“两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开放战略、贸易战略、产业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两带一路”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国际经济大通道,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战略对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会带来开放格局的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两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又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各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两个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两个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4)“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
            •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单位是19901nt.GK$(Intemational Gearv-Khamis dollars)
              从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回答问题
              ①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
              ②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③针对2l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欧洲上空,弥漫着战争乌云。海上有三次英荷战争,陆上有旷日持久并席卷欧洲各国的“三十年战争”。各交战国在战争中不仅采用欺诈、偷袭等卑劣手法随意发动战争,而且疯狂屠杀平民,抢掠财产,欧洲大地处处是尸骨遍野,断壁残垣。出于对上述状况的忧虑,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格劳秀斯指出: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如:参加战争应以正当理由宣战;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格劳秀斯被西方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张逐渐为欧美各国认可,并成为18世纪以后确立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的基础。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材料二  近代中国学者郑观应认为:近代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尊严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为维护中国尊严,回应上述挑战,中国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为此他著文写道:“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慨曰夷狄,向来划疆自守,不事远图。通商以来,各国恃其富强,声势相联,外托修和,内存觊觎,故未列中国于公法(即国际法),以示外之意,(这句话的含义是把中国排斥于国际法之外,与中国打交道无需按国际法办事).而中国不屑为万国之一而列入公法,以示定于一尊,正所谓孤立无援,独受其害,不一可不幡然变计者也。”
              “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分夷夏?如中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公法。所谓彼教之来,即我教之往,风气一开,沛然莫御。”
              --摘引自郑观应《论公法》(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
              (2)指出格劳秀斯提出上述先进价值观念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郑观应为回应西方主导国际法体系挑战提出的对策。
            • 5. 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工业化迅猛发展时期形成的某些观念,对环境危机的出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找出下列行为与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行  为 观  念
              ①偷猎、宰杀、买卖国家保护动物,
              牟取暴利。满足私欲
              A.片面的发展观
              ②过度追求物质享乐,以物质财富作
              为炫耀的资本
              B 狭隘韵人类主宰论
              ③盲目发展污染项目,增加GDP总量,
              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进步
              C.科技万能论
              ④科技进步会自然解决环境危机,用
              太空移民解决人口拥挤问题
              D.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2)自20世纪中叶以米。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足迹踏遍全球,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问题发展成全球问题。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世界范围的广泛合作。请列举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及每个国家应该承担的义务。
            • 6. 近一个世纪以来,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从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与革命”变为20世纪后半期的“和平与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历史充分体现了当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重大的战争或革命背景或原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力量
              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虽然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发生,但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另一方面,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住。
              依据材料分析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说明我国是如何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