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国对德国的统一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支持德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英国对德国的统一开始持消极的态度……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虑的,在开始时也是持不积极支持的态度。

              材料二    两德合并大大增加了新德国综合实力。在德国统一之前,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是西欧、东欧集团(前苏联除外)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两德统一之初,新德国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l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邢来顺《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英法对德国统一问题持不同态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德国再次统一的影响。(9分)

               

            • 2.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生活方面十分成功。……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阻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即“灌木林火”战争。在1962年的极度危险的古巴危机中,联合国也没有举行任何磋商会议。尤其在欧洲大陆,联合国被证明几乎是软弱无力的。在那里,冷战扩大了共产党集团和非共产党集团之间的鸿沟,这一鸿沟最后宽到不可逾越的程度。因此,各大国各行其是,组织了相对抗的安全防卫体系,对每次危机都独自作出反应。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成立以来维持和平方面成绩“时好时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方面成绩“时好时坏”的原因。(9分)

               

            • 3.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南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12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的四个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名称。1947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讨论并批准了“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的提案,并进行实质性的筹划。

              ——摘编自黄俊凌《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斗争》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提出“共同开发”的构想,是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新思路的雏形。1988年《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备忘录》称:“中国主张将南沙群岛问题暂时搁置一下,将来商量解决”。90年代,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南海周边国家时,多次阐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此后又批准了《公约》,宣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布了领海基点。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有了覆盖所有管辖海域的基本法律。1987—1996年,先后对南海海域进行油气物探调查。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准进行南海海域勘探。

              ——摘编自郭渊《20世纪9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海海域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针对南海问题的新举措及其国际意义。(9分)

               

            • 4.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铸剑为犁                           和平鸽  

              材料二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2月23日报道,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l世纪,但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却从未完全停止过,从非洲的血腥内战到东南亚的纷乱冲突,全世界目前依然有32处战区,无辜平民通常成为这些战争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主题受到哪些危险因素的挑战?(6分)

              (2)针对危险因素的挑战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4分)

               

            •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西方地缘政治学首先诞生在德国。179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论永久和平》一书中提出一种世界政府的设想。康德认为,欧洲的联合将是世界联合的第一步。地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拉采尔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地理学的创建人。他强调“地理法则”,规定了空间和位置对国家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人及国家的活动、特性、命运都是位置、大小、高度、边界和空间的产物。并认为,人需要有大的空间以及有效地利用大空间的能力,这将是20世纪国际政治宣言。

              ——摘编自叶自成:《地缘战略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东海问题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东海海床发现大量的油气资源,该海域的能源开发逐渐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中日东海之争不仅意味着能源的争夺,背后隐藏着日本……。日本幻想能通过东海划界,一并将钓鱼岛占为己有,这显然比区区几个油田的利益大得多。

              ——摘编自郑苒《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东海之争》

              (1)依据材料一,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近代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日本挑起东海之争的意图。(6分)针对日本的挑衅,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坚持哪些原则?(3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

              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二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

              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美国总统威尔逊

              材料三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

              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请回答

              (1)结合宪法体现的原则说明1787年宪法是“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4分)

              (2)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为什么说“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8分)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马丁.路德.金的话?(2分)

               

               

            • 7.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帕尔默  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10分)

              (2)结合史实分析这两种思想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影响。(5)

               

            • 8.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据材料,简要评述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教训。(7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材料二   没有希望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想象世上没有占有,我想你不可能做不到。不再贪婪,没有饥饿,四海皆兄弟。想象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世界。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世界就能合而为一。                         ——《想象》约翰·列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何时成立的机构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除了“我”,你还能举出哪几个著名的“梦想家”

              (3)20世纪以来,人们强烈渴望和平是基于哪些教训?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他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 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1)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它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

              (2)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