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     ]


              A.都成为超级天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 2. 美国总统约翰逊1964年5月说:“不再是一道铁幕,而是有许多道铁幕。每道铁幕的强度和厚度不同,因而能穿过它的光线和能在它后面增长的希望也不同。……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这一鸿沟的桥梁。它们将是增加贸易的桥梁、思想的桥梁、访问者的桥梁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桥梁。”这表明美苏对抗中
               [     ]

              A.美苏关系逐渐缓和
              B.通过贸易缓解对抗
              C.和平演变方式出现
              D.冷战政策根本改变
            • 3. 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角逐激烈,在美洲导致“古巴导弹危机”,对此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

              A.苏联首先向古巴运送导弹
              B.通过双方的谈判与协商,苏联答应撤走导弹
              C.美国出动军队,封锁古巴
              D.由于苏联态度强硬,引发了直接武装冲突
            • 4. 就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德国和朝鲜分裂
              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D.东欧剧变
            • 5. 下图是新中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的文字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它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
            • 6.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
              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
              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
              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以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