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美国人在朝鲜半岛中部划了一条三八线,将之作为美苏军队对日作战受降和对朝鲜半岛分割占领的分界线。斯大林对美苏平分朝鲜半岛未持异议。它事先没有经过国际会议的讨论,朝鲜人民也不知道。……1948年,南方和北方分别先后建立不同的国家,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对抗状态。他们都有通过战争采解决统一问题的强烈倾向。在朝鲜战争中,双方都一直把三八线作为自己的战略底线,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把冷战格局在朝鲜半岛上固定下来,一方是中、苏和北朝鲜,对立的一方是美、日和韩国。而且朝鲜战争也让各方都牢记了一个准则:任何试图破坏朝鲜半岛平衡的努力,都将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三八线”出现的几种争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争斗出现的原因。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1月26日尼克松演讲稿)越南战争不是为了越南,而是为了东南亚。我知道这项政策会冒把红色中国卷进来的危险,但如果观望等候,风险就会更大。只要我们展望未来并认识到,如果南越失陷了,东南亚失陷了,太平洋变成红色的海洋,那我们就会面临一场大大不利于我们的世界大战。
                  材料二  从本届政府的最初几天起,基辛格和我就谈到外交政策中的“三大问题”--中国、苏联和越南--以及我们的目标同他们都有关系。到目前为止(1972年),其中的两个目标都已经达到,只有第三个目标“解决越南战争”仍旧没有实现。在基辛格开始汇报巴黎和谈时,他眉飞色舞,露出我从未见过的笑容。“嗯,总统先生,”他说,“看来我们是连中三元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发表演讲的相关国际背景。在他看来,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基于怎样的现实因素考虑,从而转变对越南战争的态度?指出他在结束越南战争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三节 中共政权的演变。
              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
              四、创造两岸双蠃,华人屹立世界
              1.两岸关系的发展
              A.军事冲突时期(38--67年)
              B.冷战对峙时期(68--75年)
              C.交流对谈时期(76年迄今)
              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
              A.国际因素
              B.中共对台政策
              C.台湾内部因素
              3.两岸交流的现况
              4.当前的两岸问题  焦点:统独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
              材料二: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1948年6月24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定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1949年5月12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响。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西方冷战关系的产物。始建于196dV年8月13日。后经过多次改建0 1989年底柏林墙被推倒0 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后,联邦政府几经周折终于在1993年眷取得市民们的谅解,决定重建一堵象征性的柏林墙,以纪念现代史上这一重大事件。新柏林墙只有70米,但体现原貌,岗亭、“死亡地带”、铁丝网等一应俱全。
              (1)据材料概括苏联修建“柏林墙”的目的。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原因。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2月美英苏《雅尔塔协定》(叉称《雅尔塔密约》)指出,“千岛群岛(包括日本所称的北方领土,如图)须交予苏联”,作为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之一。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迅速出兵中国东北。8月14日,美国把准备发给日本政府的《总命令第1号》先行通知盟国,自行划分了受降区域,其中规定北纬38度以北街朝鲜和库页岛,由苏联远东军最高统帅受降。因为苏联的受降区未包括千岛群岛,斯大林遂电函杜鲁门,要求明确“整个千岛群岛将由苏联占有”,杜鲁门同意了苏联这一要求,但又宣称“这些岛屿的处理必须在和约中决定”。1945年8月18日,苏军开始在千岛群岛登陆,并占领了属手北海道的色丹岛和齿舞岛,并宣布领有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并将其编入苏联版图。
              1951年9月8日,美国单方面签订了对日和约,苏联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因此苏日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在1955年的苏日复交谈判中,苏联方面曾考虑把齿舞和色丹两岛移交给日本,但日本坚持要求一并归还择捉岛和国后岛。1956年双方复交,战争状态虽然结束,但领土问题仍悬而未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四岛问题悬而未决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