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
                  材料一    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它违抗了联合国安理会为了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发出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福摩萨,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
              据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攻击。作为这一行动的应有结果,我还要求福摩萨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实行。福摩萨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杜鲁门总统声明(1950年6月27日),哈里•杜鲁门著《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在今天的情况下,共产党俄国和它的盟国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对东南亚施加的影响,不管它们采取的是哪一种手段,对整个自由世界来说都将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美国认为不能消极地来承认这种可能性,而是应该采取联合行动来对付它。这样做或许要冒严重的风险。然而,假如我们今天不敢下定决心去解决的话,那么几年以后我们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美国国务院公报》(1954年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哪些影响?材料二表明美国的目的是什么,为此它在东南亚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2)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采取重大行动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莫斯科在亚洲点燃的“一把火”,正是战后美国在日本占领问题上对苏联的排斥,促使斯大林必须将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整个朝鲜半岛,以此压制日本。

              —摘编自《朝鲜战争背后:斯大林想借三八线占领日本》

              材料二

                  朝鲜战争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朝鲜战争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抗关援朝战争又改变了新中国的地位。直至今日,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那里的局势变化仍然关乎我国的安全。

              —摘编自徐焰《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的影响。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美援朝战争取胜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爆发了战争。对这场战争的爆发,双方所持看法截然对立。但必须指出,朝鲜战争是在复杂形势下所产生的一个复杂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判断来解决。从内部看,他是南北双方矛盾积累并不断激化的必然结果,从外部看,战争根源在于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和冷战对峙,使朝鲜人为的一分为二。应该说,没有朝鲜的分裂便不会有朝鲜战争,而没有冷战对峙,朝鲜是不太可能分裂的。“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但战争爆发后,美国还没有弄清楚事实的真相,更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北方身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直到今天,还没有非常确凿的、充分的依据可以把责任完全归之于某一方。因为“在字面上对防御和进攻是很容易区别,但在实践中要不容置辩谁是进攻者,谁是防御者却非常困难”。而人们对朝鲜战争发生的判断,就遇到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国际关系史》(第八卷)

              材料二 正如我刚才指出的,当前的朝鲜半岛局势为国际社会严重关切。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我们呼吁有关各方切实顺应国际社会人心所向,不采取使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相反,要采取行动推动局势转圜。同时,从长远和大局出发,致力于重启六方会谈,增进对话接触,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寻求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

              —中国网4月11日讯:2013年4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在朝鲜战争爆发的责任方判断方面存在着怎样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并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所持立场的依据。

            • 5. 材料一    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它违抗了联合国安理会为了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发出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福摩萨,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据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攻击。作为这一行动的应有结果,我还要求福摩萨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实行。福摩萨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杜鲁门总统声明(1950年6月27日),哈里•杜鲁门著《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在今天的情况下,共产党俄国和它的盟国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对东南亚施加的影响,不管它们采取的是哪一种手段,对整个自由世界来说都将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美国认为不能消极地来承认这种可能性,而是应该采取联合行动来对付它。这样做或许要冒严重的风险。然而,假如我们今天不敢下定决心去解决的话,那么几年以后我们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

                                           ──《美国国务院公报》(1954年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哪些影响?材料二表明美国的目的是什么,为此它在东南亚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9分)

              (2)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采取重大行动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6分)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美国人在朝鲜半岛中部划了一条三八线,将之作为美苏军队对日作战受降和对朝鲜半岛分割占领的分界线。斯大林对美苏平分朝鲜半岛未持异议。它事先没有经过国际会议的讨论,朝鲜人民也不知道。……1948年,南方和北方分别先后建立不同的国家,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对抗状态。他们都有通过战争来解决统一问题的强烈倾向。

                  在朝鲜战争中,双方都一直把三八线作为自己的战略底线,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把冷战格局在朝鲜半岛上固定下来,一方是中、苏和北朝鲜,对立的一方是美、日和韩国。而且朝鲜战争也让各方都牢记了一个准则:任何试图破坏朝鲜半岛平衡的努力,都将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三八线”出现的几种争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争斗出现的原因。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当肯尼迪总统在1962年到1963年间决定大大增加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力量的时候……他脑中想着两个问题:假如赫鲁晓夫在1961-1962年的柏林危机中不相信他。那么会有什么后果?假如赫鲁晓夫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不相信他,那么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

              我想,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认为中国人大概不会在1950年介入朝鲜战争,这影响了美国不入侵北越的决策。军方说,虽然他们不相信中国会介入越南战争,但万一中国介入的话,核战争就有可能发生,这导致美国决定不入侵北越。

              ——摘自[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62~1963年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决策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核武器与世界和平之间的关系。

            • 8.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斯大林就战后朝鲜问题达成“共管”协议。1949年1月,斯大林以防止美国借此攻击苏联并永久驻扎南朝鲜为理由,婉言拒绝了金日成提出的缔结朝苏同盟条约的要求;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斯大林对北朝鲜武力统一计划的态度。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显得十分积极,在物资、人力上给北朝鲜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的反应异常强烈。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贯彻美国意图的三个决议。苏联放弃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成为合法的事实。随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赴朝鲜半岛,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局,大有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气势。但这时苏联却一改支持北朝鲜的态度,召回了苏联军方顾问团,并对中国施加重压,要求中国出兵援朝。中国政府最后决定出兵,除了美国扩大战争给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压力外,还有大部分压力来自苏联。

              ——摘编自黄传荣《朝鲜战争爆发中的苏联因素》

              (1)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参战的原因,并谈谈你从朝鲜问题中得到的启示。

            • 9.

              材料:

                 韩战结束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来思考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在战略角度上,我们与中国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战略角度上我们谁都不是失败者。但是,战术角度上,我们的确失去了这场战争。……我们的部队在先期遭受了中国形式的“闪击战”的快速打击。在中后期由于多次指导性失误,使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不利局面。……而在战争后期,中国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当时它的国内经济处于刚刚开始的战后恢复阶段,不可能与我们这样的国家相比。因此,选择最后和谈,尽快结束战争是他必须的选择。……当时的处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难以承受的。我们一线部队战损较大,士气不佳,而二线补充军队困乏在欧洲。因此,果断结束战争不给苏联在欧洲有机会,这是我们的意愿。

              ——摘编自迪拉堪贝宁《如何公正看待我们与他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迪拉堪贝宁认为美国在战术上失去这场战争的原因。

            • 10.

              材料:

                 韩战结束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来思考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在战略角度上,我们与中国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战略角度上我们谁都不是失败者。但是,战术角度上,我们的确失去了这场战争。……我们的部队在先期遭受了中国形式的“闪击战”的快速打击。在中后期由于多次指导性失误,使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不利局面。……而在战争后期,中国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当时它的国内经济处于刚刚开始的战后恢复阶段,不可能与我们这样的国家相比。因此,选择最后和谈,尽快结束战争是他必须的选择。……当时的处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难以承受的。我们一线部队战损较大,士气不佳,而二线补充军队困乏在欧洲。因此,果断结束战争不给苏联在欧洲有机会,这是我们的意愿。

              ——摘编自迪拉堪贝宁《如何公正看待我们与他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