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漫画中的历史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图一:美,1947年

              图二: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

              问题:
              (1)分别依据图片信息,概括图一、图二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出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 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得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640亿美元)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经济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将大量资金注放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乱经济的样板,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
              ——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刊)

              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几乎筋疲力尽。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在前苏联提供援助。便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欧洲复苏而使出那么多钱。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2月25日)

              请回答:
              (1)马歇尔声明“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有关文字对此加以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照材料一和材料二,马歇尔计划与“新马歇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二表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对“新马歇尔计划”的调整明显下降。试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 4. 作为历史概念,“冷战”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40年代——9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朝鲜战争作为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使冷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

            ——摘自《冷战的起源与两级格局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初期,除了出兵朝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还采用了哪些冷战手段遏制新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德国问题是冷战的核心问题之一。

            ——摘自《冷战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


            (3)材料三所说的德国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除柏林墙

            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单独会见时讨论了远东对日作战问题,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协议规定,欧战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些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罗斯福慨然承诺了苏联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评述美、苏在二战中就对日作战问题上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摘自《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二: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的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摘自杜鲁门《关于日本问题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45年3月,美日签定《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策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摘自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回答:
            (1)材料一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说的“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恶劣影响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所说的“防区”实际上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图一 马歇尔

            图二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援助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世界”
            二战后,人们通常将世界的对抗与矛盾形象地比喻为东西、南北两个坐标轴。日本当代著名理论社会学家厚东洋辅认为,由于东与西、南与北的问题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所以,利用东西和南北这两个坐标轴,我们便不难勾勒出贯穿于19世纪后期及整个20世纪的现代世界的大致轮廓。
            (1)“东与西、南与北的问题”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概述的方式,利用东西和南北两个坐标轴,勾勒出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世界的大致轮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