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
              ③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材料:进入21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总趋势,但这种发展面临着挑战,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 法西斯恐怖势力,到处侵略扩张,并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恐怖组织)严重破坏和平与发展,请举例说明。

              (2) 面对法西斯势利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的对策?1942年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二战后,针对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国际社会为促进和平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各举一列说明。

            • 3. “修昔底德陷阱”,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运用所学的史实,对上述说法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上述说法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新的说法,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4.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 5. 如图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美日争夺瓜岛,日本被迫从瓜岛撤离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 6. 二战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对加速二战胜利有重要意义。以下战役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 7.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英、苏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
              B.领导美国应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
              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
              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 8. 对于历史事件的概括和命名,很容易引起争议。对以下20世纪历史事件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A.帝国主义战争
              B.抗日战争
              C.两次世界大战
              D.殖民体系瓦解
            • 9.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战争如影随形,争取和平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14年之前曾说到,他那一代预期“全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让人类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美)谢尔曼等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总统发表演说,就自己的想法放了一个试探气球。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防止疫症蔓延。可是他的演说在国内引来的却是一片反对声。报上的评论、私人的来信,都骂他是战争贩子:“把侵略者隔离起来吗?”“这种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罗斯福后来告诉一个朋友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跟着的却一个也没有。真可怕啊!”罗斯福确实变得小心多了。他不像丘吉尔那样,在茫茫黑夜中独自大声疾呼,他必须留在比武场上继续奋战,不让群众意见与自己距离太大。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民众群情激愤,一致支持政府对法西斯国家宣战。
              --摘编自威康•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结合18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分析材料二中汤因比为什么在1914年前会有那样的预期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请从全球化视野分析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政府针对法西 斯侵略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这些行动起到什么作用。
            • 10. 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活动最终打破了20世纪20年代使世界远离暴力的国际合作框架。它们被称为“修正主义国家”,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修正或推翻了一战后和平的条款。为了扩大全球影响,修正主义国家重整军备,占领那些对它们来说必须征服的至关重要的地区。同盟国默认这些修正主义国家最初的侵略行动。——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世界上90%的人的和平、自由和安全,受到了其余10%的人们的危害,他们正在威胁着要打碎国际秩序和法律。愿意生活在法律之下以及根据若干世纪以来用普遍所接受的道德标准来生活的那90%的人们,一定能而且必须找到使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的途径……”。 ——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著名的芝加哥“防疫”演说

              下列是美国社会对“防疫”演说的反应:

              《华尔街日报》直截了当地警告罗斯福:“总统,停止煽动战争!”

              《商业周刊》认为罗斯福是在“煽起日本人进行军事报复。……防疫意味着战争”。

              劳联作出决议:“美国工人拒绝卷入欧洲战争或亚洲战争中去。”

              商界提醒罗斯福:“美国对中国的一年贸易额,还抵不上美国与日本打一个星期仗的战争费用”。

              和平主义者发起了一个征集2500万人签名的“使美国置身战争之外”的运动。

              ………

              1941 年12月7日清晨7时55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落下第一颗炸弹。事后,史汀生(时任美国陆军部长)说:“自我束缚的巨人得到了自由。”

              材料三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30年代“修正主义国家”分别在欧、亚、非的军事行动。并指出“同盟国”的对策。

              (2)依据材料二归纳哪些因素限制了“巨人的自由”?并结合所学,概括“巨人的自由”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黑兰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

            0/40

            进入组卷